《学记》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形成于战国后期,是早期儒家学派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思考的概括性总结。内容涉及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且自成逻辑体系的一篇教育学名篇。全文仅1200多字,言简意赅,蕴藏着丰富深刻的华夏民族教育智慧,对当代教育变革不乏启迪之功。

《学记》开宗明义揭示“学”——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开篇即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此处所谓“学”,依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高时良释解,并非狭义的“教学”,而是广义的“学校教育”。在《学记》看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教化民众,使之知道明理,进而养成良风美俗。

当代教育变革不仅要汲取儒家教育“化民成俗”的价值驱动力和人心凝聚力,而且要在传承中创新,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和社会变革之不竭源泉。

基于传说中的“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以及鼎盛时期的西周官学发展和早期儒家办学实践,《学记》对学生如何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更好地“学以成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律性认识。

其一,主张通过隆重的开学仪式彰显各种礼仪规范和秩序诉求,使学生从初始就端正学习态度,明白“教之大伦”。所谓“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其二,要求学生清楚知晓自己学业的分年任务和递进节律,接受严格的素养考查。第一年,“视离经辨志”,即考查学生能否分析经文要义,并辨别自己的学术志向;第二年,“视敬业乐群”,即考查学生能否敬重学业,并和同伴友好相处……第九年,要求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和人格上的意志坚定。达到了这样的层次,方可谓学之大成。唯其大成者,才有能力“化民成俗”,使“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教育理想,《学记》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这些建议同样蕴含着十分深刻的价值。

一是明确反对“目中无生”的灌输式教学。“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如此不顾学生内心感受和个性特征的灌输,必然酿成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对教师的怨恨和对教学目标的迷失——“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二是极力倡导正业与居学、认知与实践、专修与游乐相结合的“大学之教”。《学记》主张“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出缺少实践的认知必然误入歧途,强调“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声言“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正是这种自由的大学理念,才能引导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陵节而施出自_陵节而施是啥意思_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是什么意思

三是深刻反思大学施教的兴废之道。《学记》明确指出“教之所由兴”的关键因素在于抓住教育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的预防性原则、“当其可之谓时”的适时性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循序渐进原则和“相观而善之谓摩”的相互观摩原则。与之相反,背离施教原则之举则必然走向失败。

通过对实践中“学”与“教”的细微观察,《学记》着重从“教学相长”维度对优秀教师的“善喻”之道做了十分深入的系统阐发。

在《学记》作者看来,“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强调教师务必达到“善喻”之境,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自觉反思所教之困。《学记》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做到明达晓谕、启发诱导、引人深思。同时,教师还要深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情感状态,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长善救失”的精准指导。

尤为重要的是,一个优秀教师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远的价值引领。《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强调这些扼要通达、精微适切和典型案例所体现的精湛教学艺术和“善歌继声、善教继志”的崇高精神引领,同样是当代教师不可或缺的内在基本素养。

正因为选择什么样的教师直接关乎国家的价值导向和社会善治,《学记》特别彰显“师严道尊”的文化理念,并形成尊师重教的华夏教育优秀传统。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请读者思考

《学记》指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强调优秀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善喻”之道。您认为,新课标视域下的教师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迪?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05日第8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