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网冲浪会在评论区或弹幕中看到“蚌埠住了家人们”“人类高质量XX?我蚌埠住了!”附一个流泪或大笑表情包。蚌埠是一个地名,蚌埠,简称蚌,地处安徽,别称珠城。与此前的“开冲”“芜湖”如出一辙,“蚌埠”也是被利用做谐音梗的地名,与地区本身并无关系。

释义:“绷不住了”的谐音,意思忍不住自己的情感,笑或哭了出来,当受到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表示心态马上就要崩溃了。当有人做出异于常人的行为,让人无语或捧腹大笑时,也会用“蚌埠住了”来表示当下心情,多用来表示忍不住笑。

虽然“蚌埠住了”是新出现的网络用语,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同类型的谐音梗。如“起夜急李姐”(企业级理解)、“河南拔智齿”(很难不支持)、“油麦”(幽默)、“九敏”(救命)等。事实上,将谐音梗带“出圈”的代表选手是脱口秀演员王建国,他对于谐音梗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张老师出去吃个饭,不小心脚一崴折了,我说你吃个饭都能把脚弄折,贪吃折啊。”“张绍刚这么招人烦的艺人,要跟你同台,你就真答应了,你好歹阻拦一下啊,你白叫王祖蓝了。”

蚌埠住了梗来源_蚌埠梗_蚌埠住了梗

然而这还不足以说明谐音梗在大众心中的受欢迎程度,不少网友表示“官方下场最为致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心移疫”(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疫不容辞”(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疫情)、“薄情寡疫”(指减少亲友聚会配合疫情防控)等谐音梗宣传文案。而央视视频的“朱广权+李佳琦=小朱配琦”的组合也被津津乐道。

其实在互联网的“古早时代”,谐音梗早已经火遍大江南北。著名的“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886”“I服了U”等颇具年代感的网络用语是谐音梗在互联网的小试牛刀。

事实上,谐音本就是一种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向上追溯,就会发现不少文坛大家也是谐音梗狂人。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将谐音的妙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名“甄士隐、贾雨村”,暗示“真事隐,假语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感叹她们短暂而悲剧的人生。苏轼游西湖时看见锡壶不慎落入湖中。一时来了灵感就给出了谐音上联: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更久远的《越人歌》中,则用“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来含蓄剖白感情。不仅文学中,日常用的俗语、歇后语中更多用谐音实现精妙的表达效果。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玩一玩谐音梗可以钝化尖锐的现实矛盾,消解一部分严肃性,当然过度的消解实在“duck不必”,不然就真的“蚌埠住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