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7日电 5月9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挖掘海淀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智慧,增强北京市海淀区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辅导能力,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协办的“孟母三迁与家校共育”主题春季会讲在敬德书院召开。

微信截图_20240527134659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颖惠院长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出发,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智慧。她指出,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品德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身作则、相机而教的教育方法,这与家校共育理念相吻合。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家庭和学校的一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只有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深入互动,才能真正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

微信截图_20240527134712

海淀教委德育科陈文远科长出席会讲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中要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表示,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不断赋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使其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以成人,成为能够担负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

微信截图_20240527134724

在孩子的教育历程中,学校是最主要的场域。万泉小学教育集团朱郁校长的发言主题是 “家校协同,助力孩子幸福成长”。她在发言中表示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家长密切协作,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她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家庭也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育人责任,培育孩子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责任感、有幸福感的公民。通过家校共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孩子在健康、快乐、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家校共育还能够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化水平,共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家校共育幸福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和谐发展。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肖净月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始终秉持育人初心,这初心就是育人的本心,即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学生。她提出,践行本心的做法包括构建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高效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等。肖校长认为,追寻本心的愿景在于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幸福生活、承担责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育人的合力,以育人本心为根基,形成新时代育人的新格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家庭氛围的营造、家长的正确参与以及社会力量的有效介入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董京华作为家长代表,分享了她参与万泉小学心理义工团队的经历,特别是学校彩虹节和亲子屋活动对她个人及孩子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发展,教师群体是重要角色。万泉小学李琪、张禹淼老师作为学校教师的代表分享了她们家校共育的故事。她们尊重孩子的独特性,用爱心去引导、陪伴孩子,如阳光般洒向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边玉芳认为,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是目标,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专业是根本, 创新是活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各尽其责,尤其重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通过创新,切实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活力。要读懂、研究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首都师范大学王殿卿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应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德育至关重要。学校德育,就是育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的内涵,包括修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民族培根铸魂的历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有所区别,要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另外,学校家庭社会要实现三维互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立德树人的新时空。(达思潮)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敬德书院副院长郭振有,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强、燕海霞,海淀教委宣传科科长章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冷卫国,北京大学副教授吴国武以及海淀部分学区、中小学干部、教师代表参加此次会讲活动。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