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祀胡同_郊祀_怯笙祀梦

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2日电 (经晓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2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正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

冬至,古称“日短”“日短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郑州大学教授汪振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至”象征着“极”,意思是冬天潜伏的阴气到了极点。冬至过后,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冬至在中国民间也被称为“亚岁”或“小年”,象征着年关将近,同时也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周代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周天子在冬至日举行郊祀的典礼。汉代冬至为公定节日,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现在民间还称“冬至大如年”,甚至还有“肥冬(至)瘦年(春节)”之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汪振军认为,冬至在古人的观念里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作为自然的节气,冬至代表着自然现象里的阴阳和冷热变化。作为人文的节气,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祈福、吃水饺等。比如,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或者染梅花瓣以供消遣,等到所有的梅花瓣都染红了,春天也就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冬至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庆祝方式更加多样化。在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相传“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江南地区盛行冬至吃汤圆,以此祈盼家庭和谐、吉祥。在山东滕州,人们冬至时会喝上一碗羊肉汤,希望可以借此驱除寒冷。在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祭冬历史悠久,人们通过祭冬表达对天地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汪振军说,冬至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人间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也要顺应节气的变化,在“道法自然”中健康、快乐地生活。(完)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